当前位置:聚美女性网>教育>儿童读物>

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范文

儿童读物 阅读(2.64W)

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范文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灵魂之所在。如何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高效,深化幼儿园内涵建设和发展?在思索与实践中,幼儿园最终达成一个共识:夯实管理基础,落实常规细节,抓实养成教育,是提高幼儿园精致化管理的关键措施和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幼儿园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德育工作为主线,狠抓德育常规,强化养成教育,构建文明尚礼的幼儿园文化;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夯实教学常规管理,狠抓教学效益,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范文

一、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师资整体水平。

教研活动是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制订教研课题,使教研内容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在教研管理中,我们努力做到:时间保证、内容保证、制度保证,教研安排时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不影响教研活动如期开展。公开课时做到说课一一开课一一评课一一反思一条龙。我园把公开课老师的教案、反思及时归档,期末汇编成册。教研工作开展得扎扎实实,使这项活动既姓“教”,也姓“研”。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好评。我会继续认真参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参与到这样的平台中,会让我有更多展示锻炼机会,引导我更快地成长。

二、拓宽阅读渠道,加强幼儿园文化建设。

我园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幼儿与好书交朋友,充分发挥阅读室的作用,以班为单位,开展分室活动,班班建立图书角,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开拓了幼儿阅读面。

我园是阅读特色,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和心得交流,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会、故事表演秀、家长沙龙、家长讲座等。

教师方面,我园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育阅读和名著研读活动,如开展“教师礼仪”、“教有所思”、“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最好的教师”等名著研读活动。幼儿园还提有待提高,部分民办园过度逐利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乎学前教育的育人质量,制约学前教育自身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学前教育迫切需要深化调整。学前教育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将发展的重心回归质量内涵,向内涵式可持续发展转型。只有转变发展模式,学前教育才能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真正有效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有效发挥学前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义务教育效益和促进家庭和谐幸福的功能。

学前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强国体系的开端,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国家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奠基性的重要意义。面对我国数量型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我国不断强化“人才强国”战略部署,通过教育深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人口质量红利。人才强国离不开教育强国,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大量脑科学及幼儿发展研究表明,幼儿期是高度敏感的,早期经验对儿童的大脑及身心发展具有塑造作用,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社会性、情感、语言、认知以及身体动作的发展,培养其学习品质,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经济学相关研究也指出,学前教育投入具有极高的社会回报率,在提高人口素质、减少贫困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效能。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学前教育服务新时代国家人才强国战供阅读材料,创建好班级富有特色的图书角,记好读书笔记,我会努力争取做到至少读一本好书,记一本日记,使自己真正成为书香园中的一名书香教师。

三、开展构建和谐幼儿园、和谐班级活动。

营造文明健康的幼儿园园环境,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创建环境优佳学校。继续开展才艺展示活动,活跃我园文化氛围。加强家园联系,召开家长座谈会,争取社会、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充分挖掘本园的园本特色和学校的教学资源,积极参与到有特色的教学活动。

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范文2

教师是课程的关键,课程建设中抓住教师主线,注重激发教师的专业热情,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否落实,不取决于政府,不取决于园长,而是取决于每一位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做得怎么样,直接决定孩子的发展,直接决定我们的教育质量。在课程建设中,园长千万不能让几个骨干教师去完成,让所有的老师都介入,每一个老师都是课程建设的建设者,每位老师都可以对她班级的课程进行调整,进行改造,进行创新,让课程更加适合自己班里的孩子。要把老师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每位老师都成为实践者、思考者、创造者。

四、评价导向

注重评价体系构建,有整体的评价框架才会有实践导向,才能发现问题。

幼儿园课程评价是幼儿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心内容。因此,评价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必须依据正确的教育观来确定评价标准。课程评价的范围应当包括四个部分,一是要对照教育目标,检查和评估教育教学计划、内容、实施方法等方面是否合适;二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及时记录偶尔在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反应,并以此定期对照预定目标,检查和评估该目标本身以及所实施的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等是否合适;三是检查评估教师行为、态度,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互动方式是否有利于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四是检查评估幼儿身心诸方面发展的整体性与均衡性。

例如:一次美工活动结束时,把玩具设计得比较复杂的孩子还没完工。”到点了,没做好的先放到美工区,下午有空再接着做“。老师急匆匆的收拾完美工材料督促孩子们去喝水。我们用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有关原理予以评价这次美工活动,显然是孩子在活动时的专注受到了老师的干扰,老师这样做会影响孩子做事专注良好品质的培养,教师应该不催促他,给他时间让他完成,并在全班表扬。这样对孩子专注做事是一个鼓励,同时,也树立了正面的榜样。

五、问题诊断

课程一定有诊断,有审议,课程诊断源自于问题,关注问题才能不断改善。

由于课程建构过程的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化和参与建构课程的人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价值取向、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的差异,使得课程建构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课程的目标求高求全,概念求大求深,教师望而生畏。因此,幼儿园课程建设一定要有准确的诊断、审议。

总之,幼儿园课程建设不论是从游戏化、生活化、经验化、整体化、过程化哪个角度切入,其精神内核都是一致的。实现园长课程领导力与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整体提升,幼儿园课程才能不断走向高品质有质量。在幼儿园教育这条小船上,我们共同思考,彼此点燃。让我们以初心为动力,内涵为引领,坚持儿童立场、教师第一、课程核心、环境基础,让高品质的学前教育惠及民生、润泽童年。

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范文3

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应该是要让每一个人的潜质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幼儿能自主地做事、自信的生活,体验到在幼儿园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在幼儿园教育中,只有对幼儿教育质量观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效地把握幼儿园教育的内涵,能够正确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作为教师应该明确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高质量的幼儿教育。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应该是要让每一个人的潜质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幼儿能自主地做事、自信的生活,体验到在幼儿园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一些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信奉“提前开始、越早越好”的教育思想,要求幼儿园大量给幼儿教识字、拼音、书写、计算等等,甚至要求将小学书本内容提前灌输给幼儿。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一些幼儿园过多地关注了幼儿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习惯、兴趣的培养。这种幼儿教育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使幼儿失去了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

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神童,而在于培养头脑灵活、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品质优秀、人格健全的孩子。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应该是要让每一个人的潜质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幼儿能自主地做事、自信的生活,体验到在幼儿园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应让幼儿感到学习的过程是在追赶美丽的蝴蝶,而不是追赶随时可能会重人的黄蜂。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虽有所改变,但仍然存在,需要教师、家长继续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目的观,还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缺乏教具演示,缺乏图案色彩,缺乏生动的游戏,干巴巴的说教索然无味。课堂上,老师总会要求幼儿“小手放在小腿上” “小手背后,乖乖坐好不准动”等等,幼儿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在游戏、生活中教育幼儿,集体、小组、个别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并用,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得到主动地发展。作为幼儿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幼儿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

三、加强理论学习与时俱进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层出入穷,获取一劳永逸知识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在学习化社会里,幼儿园教师的生存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完善和学习过程。新时代背景下,要求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学者,而不单单是教书匠。如果我们还以陈旧落后的知识和方法去教人、管人的话,势必误人子弟。再加上,幼儿兴趣爱好广泛,好奇好问,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迅速回应儿童的需求,及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维持儿童对周围事物与环境的探知兴趣,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周围事物。如果教师对孩子的问题一问三不知,也有损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教师要给幼儿一碗水,自己仅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要成为涓涓的小河。因此,教师要有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利用点滴时间去学习。

教师是个终生学习的职业,作为幼教工作者,更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吸引幼儿,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求知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家长。

四、运用多媒体培养幼儿兴趣

在语言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优美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幼儿们很轻松就理解了故事的整个过程,能模仿课件用不同的语速、声调及体态语言表演故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教育目的也就轻而易举地达到了。

同时发挥录像片在幼儿科技教育中的作用,在向幼儿传授科技知识中的抽象枯燥的概念与原理的过程中,用传统方法往往难以引发幼儿的兴趣,用形象、生动、直观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使科技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表演区,利用投影仪展示各种风格的歌曲、舞蹈、儿歌,让幼儿感受到动作、音乐、节奏的和谐,提高兴趣。在手工区,发挥多媒体课件灵活、形象、多变的优势,设置问题取代平白的语言表述。

五、服务社会提高综合能力

结合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工作实际,着力于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幼儿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一所高质量的幼儿园,一方面应该要具备完备的配套设施,如游戏设施、教学设施、饮食设施、启蒙设施、休息设施以及交通设施等,从外部着手,把幼儿园的硬件环境提高,给孩子提供一个开放、轻松、安全、快乐的保教环境;另一方面应该要具备高素质的教管队伍,从管理者到施教者,提高管理者的保教意识,施教者的文化意识,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等,从内部使劲,把幼儿园的软件实力更新,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平等、活跃、开心、积极的学乐环境。

总之,我们要把质量放在整个工作的第一位,把它作为生命来抓,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的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幼儿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园教育教学不断攀升新的台阶。

(一)幼儿园质量文化是引领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文化力量的推动。质量文化的概念诞生于组织管理实践,是以提升质量为目标的组织文化。质量文化作为提高组织绩效的工具,天然地继承了文化的目的性。目前管理学理论中一个主导观点认为文化作为一种可操纵性、可设计的因素,是可以强加于一个组织的。当下围绕充分、均衡的高质量发展,质量文化已然作为一种深刻的发展理念,被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文化和质量并非两个割裂的范畴,质量源自更广泛的文化视角。

质量文化对组织和个体有着较强的价值导向作用。质量发展与质量意识、道德、行为、制度、责任感以及价值观等密切相关,要想真正促进质量的持续改进,最终必然要综合为一种文化现象,即质量文化。质量目标与愿景是质量文化的核心成分,一切质量观念、规范、指标、制度等都是围绕质量目标形成展开的。幼儿园质量文化具有目的性和价值导向功能,通过特定的质量目标与愿景,依托强大的文化力量,引领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幼儿园质量文化影响着幼儿园的发展模式。幼儿园质量文化是幼儿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和沉淀的教育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精神、教育质量行为及教育质量结果等的总和,幼儿园质量文化作为大多数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办园思想与发展模式。

幼儿园质量文化为幼儿园发展指明方向。通过基于幼儿发展特点与社会需要、立足于幼儿园发展实际的质量目标,幼儿园质量文化引领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合规律、合要求。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园所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结合本园质量建设实际及新发展理念,共同深入挖掘幼儿发展规律,逐渐生成明确的育人质量愿景与目标。这一过程保障了质量文化拥有正确的价值内核,并为教职工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引导,为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

幼儿园质量精神文化引领一所幼儿园课程模式、教学方式、环境设置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方向。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孩子们寻找和发现在他们世界中可能还隐藏的事物,希望孩子们天生的潜力,如对事物的好奇心,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等不会被埋没。儿童像研究人员一样,在教师的支持引导下,围绕某个大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课题”和“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共同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

(二)幼儿园质量文化是促进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幼儿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幼儿园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展持续性强劲的内生动力。质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反映着幼儿园所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成熟程度。

质量文化的培育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吸纳多元主体参与质量建设,体现“多元共治”的教育治理理念,推进幼儿园治理主体的扩容。“多元共治”是指多元主体参与的、针对公共问题而开展的协作治理过程,是实现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的基本条件。教育治理中的多主体参与,可以更好地在治理中发挥互补作用,体现民意,集中民智,是教育治理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内在统一。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过程推动幼儿园从质量管理走向质量治理。幼儿园多元主体参与质量治理,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可以减少园长单一主体权力聚集带来的管理疏漏;同时,幼儿园全体成员参与质量建设,使得全员成为质量治理的'主人,从根本上提高幼儿园全员,尤其是一线教职工参与质量改进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多元共治”是推动教育善治的基础和前提,幼儿园多元主体参与质量治理为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性动力。

质量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关注内部成员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实现,从而通过个体的发展为组织质量改进提供持续动力。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也是管理人本化的过程,关注并促进每位教职工个体的自我成长。首先,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促进自我管理文化的形成,推动教职工进行工作质量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监督。在幼儿园质量文化氛围中,幼儿园教职工不断强化自身质量意识、更新质量观念,逐渐将质量内化为心理层面、广泛认可的质量价值观。幼儿园教职工不断强化的质量观念使每个人不断进行自我工作质量监督,进行自我管理和改进。其次,质量文化是一种持续改进更新的文化,推动幼儿园形成学习型组织氛围,促进全体教职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技能,提高工作质量。最后,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关注每位教职工个体的自我实现。全园共同发展的质量愿景往往建立在教职工个人愿景的基础上,尊重和鼓励所有教职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位教职工个体的自我实现与发展,是推动园所整体的质量改进的重要内生力量。

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给予了幼儿园全体成员质量建设中的话语权,培养成员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出个体参与幼儿园发展的热情和动力。幼儿园的发展仅凭外部政府投入、社会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幼儿园全体教职人员才是推动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调动幼儿园全体成员参与质量改进实践的积极性对呈推动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的过程是全员参与、全员共享、全员践行的过程,是一个多元主体协商互动、共同参与的幼儿园治理过程。幼儿园一线教师、保育员、行政管理人员乃至后勤人员均享有参与质量文化建设和幼儿园发展的权利和责任,这也为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三)幼儿园质量文化使教育质量保障从制度规制走向文化自觉。

质量保障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质量文化及其建设过程使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从制度规制走向文化自觉。

制度规制是一种刚性的程序性体制与操作规范,往往通过其自身的强制性与权威性,对成员的工作与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管理运行方式,是一种“顺从的文化”。我国学前教育质量保障长期以来尚未完全摆脱这种顺从文化的影响,幼儿园质量管理一般需要通过规章制度与外部督导检查来推进,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都倾向于按照上级指令要求安排规划和组织活动。制度和督导的作用毕竟有限,并且制度落实情况和督导的实效性时常不尽如人意。自上而下的规制缺少人文氛围的营造和人文精神的关怀,使制度变成冷冰冰的远离人性的规制,削减了教师的质量意识和主动参与精神。依靠刚性的制度与监督很难真正做到规范每位教职人员的行为,难以保障幼儿园教育真正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文化自觉”是质量文化的本质内涵。“文化自觉”最早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通过建立共享的质量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对所有教职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心理和行为发挥着重要的约束作用,从而形成一种文化认同感,达到对质量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使幼儿“教育质量保障从制度规制走向文化自觉。

国际上学前教育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质量问责与质量改善相统一。通过制度规制对幼儿园进行行为上的约束,通过外部督导对幼儿园进行质量问责仅是质量保障的基础手段,是质量保障的开始并非目的。在质量问责基础上进一步谋求质量改善,才是质量保障的目的和归宿。质量的问责需要更多依照外部刚性的制度规制,质量改善需要更多地调动内部质量主体的文化自觉。问责活动应始终伴随质量改善的目的性和倾向性,将质量问责和质量改进手段有机整合,统一于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中。但是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明晰二者的区别,了解不同手段的特点,才能更充分发挥其优势,以实现优势互补。

幼儿园质量保障中的文化自觉,是通过文化的力量激发出的一种幼儿园全体成员关于质量改善的自主意识,一种柔性、伦理性、道德性的约束,是一种自下而上、自内而外的质量保障路径。幼儿园更多关注文化“软件”建设,才能深入发展的精神内涵。以文化建设为“抓手”,清晰地意识到”所的发展宗旨、定位、愿景及办园理念等,根据社会需要不断进行价值判断与改进,才能从幼儿园的自在化发展转变

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范文4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尤其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也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是教育最为重要的基础阶段,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育良好个性品质和学习品质以及价值引领尤为重要,对孩子一生发展影响巨大。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在学前教育阶段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作为幼儿园园长,我深刻地认识到一所幼儿园课程建设是幼儿园教育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幼儿园可以声称没有园本课程,但是他不可能不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建设涉及到教育观念的更新,比如课程游戏观,幼儿园课程没有游戏观念的介入,不会成为真正的幼儿园课程。

如何推进高品质幼儿园质量发展?下面是我的一点思考。

一、理念引领

坚守幼教初心,3-6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在《纲要》和《指南》中反复强调了课程建设的.理念,课程的理念是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生活化、体验化、整体化、过程化、情景化。里面最核心的就是游戏化、生活化、经验化。这些理念是相互关联的,是相通的,从一个理念切入,一定会到达另一个理念。一个幼儿园不是要把这些理念全部标志出来,抓住几个核心,其他理念也会站起来。比如说:是游戏的怎么不情景化呢,怎么可能不过程化呢,一定是这样的,如果是生活的一定是整体的,所以是关联的,我们要有这些意识。

二、儿童优先

把儿童要作为课程的起点,也要作为课程的终点。课程要基于儿童,为了儿童,激发儿童,成就儿童。

现在我们幼儿园老师还在讲:小腿并并拢,小手放腿上,眼睛看老师。这不是最好的方法,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要这样。幼儿在活动中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主动的,幼儿园的活动要符合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具有游戏的性质,让孩子感受到有趣味,又有一定的挑战,孩子在活动中可以获得快乐、获得成就感、获得新的经验。

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范文5

学前教育以身心尚不成熟的幼儿为教育对象,课程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对此,要做好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工作,应“强调以生为本,在教者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更要以幼儿园课程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学前教育整体的高质量发展。

一、幼儿园课程内涵解读及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与要求

1 .幼儿园课程的内涵解读。

课程指“为保证教育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教育的历史经验或有关教育的信息资料”,既包括支持课程的各类资源,也包括课程中直接使用的资源。前者是广义上的课程,涵盖条件性课程和素材性课程,后者则是狭义上的课程,特指素材性课程。基于此,将幼儿园课程的内涵界定为“在学前教育中使用,以促进幼儿的学习、成长、发展为目标的各类资源的统称”。

2 .幼儿园课程高质量发展的提出有着深刻的背景。

一方面,幼儿20xx园课程高质量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年,时任教育部长陈宝生指出:“把高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学前教育而言,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包括教师、幼儿、课程这三个维度的发展,而课程的高质量发展则是幼儿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幼儿园课程高质量发展是开发园本课程的价值归宿。传统的课程模式削弱了课程的灵活性和自由性,而园本课程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当前,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幼儿园课程高质量发展则为园本课程的开发指明了方向。

从学前教育开展的角度而言,幼儿园课程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数量的发展。可从五大领域出发,打造多元化的园本课程,拓展、丰富幼儿园课程数量。

第二,课程质量的发展。将课程开发质量作为重点,借助立项审核以及监督检查,在课程开发中积累经验,持续不断地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提高课程质量。

第三,课程开展方式的发展。课程方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课程开展方式与幼儿身心特征的契合性。以游戏化教学为例,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广泛的参与性,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动作技能、情感、认知。同时,游戏化教学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活动中,符合幼儿的认知,能有效克服幼儿的厌烦心理。

第四,课程管理的发展。针对教学质量管理重点上的偏差,要从过程论的角度明确课程教学质量管理的重点,以过程性管理取代传统的结果性管理。过程性管理将课程教学视作一个不断深入、持续开展的过程,并非是对某次集体教学活动结果或者某阶段教学活动结果的管理,而是“幼儿在园一切活动”的管理,具备动态化发展的特征。同时,过程性管理具备更为宏观的管理视野,不以最后的教学效果为管理重点,致力于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

二、幼儿园课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与目标

1 .幼儿园课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幼儿园课程高质量发展涵盖课程数量、课程质量、课程开展方式以及课程管理等四个维度。其中,课程开展方式的发展占据着核心地位。幼儿园各年龄段均有人数限制,然而,受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影响,幼儿园经常会出现班级人数超出额定标准的现象,即20%所谓的“大班额”。大班额指的是每班幼儿人数超过标准人数以上。大班额既增加了教师的教学管理压力,也不利于幼儿的个性化发展。而小班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因而可在大班额中借鉴小班化教学的思想,推动大班额小班化教学,并将其作为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关键。

2 .幼儿园课程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幼儿园课程高质量发展是一项整体性工作,具体目标包括三点:

一是探索幼儿园大班额小班化教学的具体方法与策略,形成中大班班级主题活动与功能室特色活动融合、小班班级主题活动与户外特色游戏活动融合的幼儿园课程结构。

二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观察指导、反思总结、互动评价等方面的专业技能。

三是通过教学活动小班化,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目标。

三、幼儿园课程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1 .加强园本课程开发。

幼儿园要切实落实《指南》精神,践行“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关注身边的小事,以小见大、以小见真、以小见发展,帮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交往、学会做人,促进其全面发展。

具体可开展以下活动:

(1)教师可以组织“故事大王”比赛,让幼儿畅游童话世界;或者组织“阅读经典,润泽心灵”师幼、亲子共读活动,以及“七彩盒子”广播站小主播、图书漂流、好书推荐等活动。

(2)以“游戏点亮儿童的生命”为信念,积极践行“安吉游戏”理念,在构建“一体化园本游戏课程”的同时,幼儿园可依10托个特色游戏功能室,以大班额小班化分组教学为特色,功能室游戏化活动为研究,让幼儿全身心投入并享受体力、智力、情感上的突破。

(3)以足球校园为抓手,利用感觉统合训练、楼顶素质拓2展平台等持续开展各项活动,保证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达到小时,以“让运动成为终身受益的好习惯”筑牢儿童成长的健康墙。

(4)教师可坚持开展“习礼养德、传统节气、核心价值观好故事分享”等一系列德育实践活动,在幼儿的心中播下感恩、博爱、诚信的种子,让幼儿从实践中求真、从博爱中求善、从感恩中求美,从小养光明之心、树浩然之气,为终身发展打下勤勉不息的生命底色。

大自然就是活教材,而紧扣幼儿的身心特征,加强园本课程的开发则是课程发展的重点内容。以园本活动“分析园内自然资源”为例,其活动目标是让幼儿了解幼儿园内主要的自然资源、知道幼儿园内自然资源的特点与功能,并培养幼儿探索自然世界的兴趣。活动可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趣味导入。教师在活动前先将幼儿园内的植物资源拍摄下来,再用多媒体呈现给幼儿,并提问:“小朋友们,你见过这些植物吗?你知道这些植物在幼儿园的哪些地方吗?“

第二,传授方法。植物资源的分析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既需要分析植物资源的外形,如形状、颜色,也要分析植物资源的功能作用。教师可以芦荟为例,结合多媒体课件向幼儿介绍芦荟的外形与作用:“芦荟颜色翠绿,叶子肥厚,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还有美容的作用。”

第三,自主探究。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寻找幼儿园内某一种植物作为分析对象,再以观察的方法了解植物的物理特点,鼓励幼儿以向老师、家长询问的方式了解植物的功能。活动结束后,让幼儿选派一位代表,分析植物的特征和功能。

第四,总结评价。在幼儿自主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幼儿活动中的表现,教师给予精准评价。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活动中的闪光点,强化评价的激励性。

2 .拓展课程开展主体。

发挥好不同主体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协同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开展是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性条件,因此,拓展课程实施主体,也成为幼儿园课程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发挥好家长的作用。在家园合作不断深入的今天,家长已经成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因而进一步发挥好家庭的作用,是促进幼儿园课程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略的迫切需求。

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满足群众对优质、公平的学前教育需求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学前教育领域也一样,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渴求与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随着整体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民群众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强烈。人民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诉求表现为“入好园”的要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是满足人民对优质学前教育需求的重中之重。

二、质量文化建设: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质量发展的最优状态和终极旨归。高质量发展本身蕴涵着追求卓越质量文化的属性,强调内涵发展与发展的自觉,高质量发展涉及理念、目标、制度等深层次的文化变革。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是以幼儿园教育质量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制度规范、行为模式等“软件”及其物质载体的培育过程。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的过程是幼儿园不断自觉进行质量提升,推进内涵发展的过程,是从文化的深度推进的深层质量变革。质量文化是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价值导向、内生动力,是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从制度规制走向文化自觉的必然选择。

此,幼儿园一方面要开展好亲子活动,以国学、绘本、美术、陶艺、感统、科学、音乐、建构、木工等为主题,“注意通过多领域的内容和手段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同时让家长介入到课程实施中来。另一方面则要创新家园合作的形式,从信息时代的背景出发,发挥好各类社交软件在家园交流中的作用,密切家园间的联系,助力课程实施的深入开展。其次,利用好社会资源。相较于园内资源,社会资源更为丰富,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课程发展要将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作为重点内容,可结合园内课程实施的内容、任务、目标,探索高效利用社会资源的模式。例如,美术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园参观附近的美术馆、民俗文化馆等,让幼儿对美术有更深刻的认识。总之,社会资源的利用可以有效弥补园内课程不足的问题,助力课程发展,提高育人质量。

3 .做好观察引导工作。

在课程开展中,教师的首要角色是客观的观察者。因此,教师要切实履行好观察者的职责。观察的要点有两个:一是幼儿对待游戏的态度,比如,幼儿是否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能够全身心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二是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比如,幼儿能否准确地了解游戏规则,并按照游戏规则来开展游戏。在观察中,教师要具备敏锐的分析意识。

首先,解读幼儿心理。教师在具体分析中要立足幼儿的心理特点,不能以成人的想法来看待幼儿。其次,分析幼儿的行为。幼儿的行为并非无意识的,游戏中幼儿的很多行为是现实生活的折射,比如,在堆积木游戏中幼儿会用积木拼搭出生活中的事物。教师要通过幼儿拼搭的.方式以及力求呈现的结果来分析幼儿的行为动因;也要将分析视角拓展,如将幼儿游戏材料作为分析内容,从幼儿的游戏实践中分析幼儿偏爱哪类游戏材料,通过对幼儿游戏活动的观察,把握幼儿使用游戏材料的特征。

又如,对游戏情节进行分析。幼儿游戏过程中有哪些情节变化?每次情节变化的诱因是什么?教师还要履行好引导者的角色。幼儿区域游戏有很多,以绳子区为例,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材质的绳子,如线绳、麻绳、皮绳等,让幼儿在游戏探索中把握不同绳子的材料特点,同时,教师也可让幼儿从绳子材料的特点出发自由地玩耍,比如,可用绳子摆出形形色色的图案,而教师的职责则是从旁引导,引导幼儿注意安全。教师要改变以往游戏指导中直接练化。再以报纸游戏为例,报纸区游戏可以让幼儿折一折、玩一玩、

剪一剪、画一画、设计各式各样的纸质作品。此时,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加入到幼儿的游戏中,与幼儿一起裁剪、设计纸质作品,并通过不断鼓励,使幼儿操作技能熟练化。

4 .转变课程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是幼儿园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反馈幼儿课程学习表现、激励幼儿课程学习信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课程评价多为总结性评价,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对此,要将评价的重点落在课程的实施以及幼儿的表现上,从过程性评价理念出发,转变课程评价模式。首先,引导幼儿间相互评价。小班额授课是提高课程教学精准性的有效举措,而小组合作则是小班额授课的常见形式。小组合作不仅可以提升幼儿学习的主体性,也为幼儿间的相互评价提供了机会。教师可让幼儿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围绕组内小伙伴的学习积极性、合作能力等开展评价。其次,探索增值性评价。增值性评价是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与传统评价关注结果不同,增值性评价更加关注幼儿的增值表现。教师要立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以及课程的实施目标,构建增值性评价模型,比如,借助记录袋详细、完备地记录幼儿在各类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构建幼儿成长性资料库。最后,鼓励幼儿对教师提出评价。很长一段时间,幼儿在课程评价中,均是被评价的对象。幼儿虽然年龄幼小,但对课程活动同样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要鼓励幼儿对教师提出评价,认真听取幼儿对课程实施的看法、意见,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也能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课程是为达成教育目标,由学校及教师安排指导幼儿所从事的一切活动。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课程泛指对主体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因素的综合,狭义上的课程指园所场域中存在和生成的有助于幼儿积极健康发展的教育性因素以及幼儿获得的教育性经验。课程高质量发展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对此,幼儿园要立足学前教育的目标以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从加强园本课程开发、拓展课程实施主体、做好观察引导工作、转变课程评价模式,推动幼儿园课程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