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聚美女性网>教育>儿童读物>

教师教育随笔集锦15篇

儿童读物 阅读(5.88K)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经典的随笔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教育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教育随笔集锦15篇

教师教育随笔1

笑笑是个很帅气的小男孩,刚走进我们班时,情绪非常不稳定,爱哭爱闹,经常在地上打滚。活动中发现云霄与同龄的孩子在行为语言等方面有明显差别,于是我走进了他的家,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孩子家长非常重视,并主动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孩子的语言发育迟缓,孩子需要定期做康复训练。为了减轻家长的'负担,帮助减免了刘云霄入园费用,和申请了贫困补助。每次入园时我会主动打招呼,会和孩子简单交流他感兴趣的话题,拉着她的小手和其他伙伴玩耍。

记得在一次户外活动,幼儿自由组合进行运球比赛。可能每组都想得冠军,哪一组都不想让笑笑成为他们的组员,笑笑被冷落到了一边。于是我告诉孩子们,拿不拿冠军并不重要,朋友之间互相帮助能共同完成任务才是最开心的事,并且笑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这次任务。笑笑听后没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他使劲点点头告诉同伴我能行。孩子们接纳了笑笑并主动邀请笑笑到他们队里来。活动中孩子们都为笑笑加油助威,能力强的孩子也会主动告诉笑笑怎样把球又快又稳地运到终点。在孩子们的帮助下笑笑顺利完成任务,虽然没有拿冠军,但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经常得到同伴帮助的笑笑,现在能听懂简单的日常会话,也能和同伴分享有趣的事情,特别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享受活动中带来的快乐,看到云霄的进步老师特别的高兴。教育定位应立足孩子本身,教师应该注重每个孩子的发展规律,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进步。

教师教育随笔2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每个学期,我们幼儿园里都要组织教师进行讲课比赛,讲课内容由教师自选,今天讲课的老师需要用到我们大班的孩子,由于对孩子不熟悉,就询问了一下孩子们的情况,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正当我们交谈时,克凡小朋友挤了过来:“老师,我也想跟他们一起去做游戏。”说实话,遇到这样一些公开的活动,我们老师也都喜欢找一些平时表现比较不错的孩子,一来上课效果比较好,二来避免出现一些状况。克凡小朋友属于平时上课坐不住,揪揪这个,踢踢那个,回答问题有时答非所问,因此,象今天这样的活动,自然也不想让他去参加,于是,我有些敷衍地对他说:“克凡,今天王老师只能带这12个小朋友去,等下午吕老师做游戏时一定带你,好吗?”“我就想跟他们一起去。”克凡很不情愿。这时,快嘴的大弘从站好的队伍里走了出来,用手指着克凡大声说,“就不要你去,你就是个大笨瓜。”我赶忙上前制止,“大弘,不可以这样说小朋友,这样不礼貌。”“本来就是嘛,他上课老是乱动,也不会回答问题,还老是惹事,他老是惹老师生气。”一席话,让我陷入了两难。“没事的,吕老师,我今天就带上克凡小朋友,我觉得克凡小朋友很可爱,他一定会认真听明白老师的'要求,跟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的,是吧,克凡。”“嗯,我会的。”一脸期待的克凡,肯定地点着头。

克凡高兴地跟着王老师走了,大弘的话却一直在耳边回响,为什么孩子们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反思着自己平时的行为,我虽然没有歧视克凡,但平时的言谈、语气中肯定流露出了一些信息,让这些敏感的孩子们觉察到了老师的态度。这让我想起了头一天的绘画活动――我的理想,多数孩子都画出了自己想象的画面,当克凡拿着涂得乱七八糟的画让我看时,我只扫了一眼就随口说,“还不错,放那吧。”(因为对克凡来讲,能坐下来画就已经很不错了。)现在想来,类似的言行,显然影响到了孩子们,今后我还真得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老师这个源头开始清理。

教师教育随笔3

眨眼间寒假结束,新的学期就开始了,孩子们的表现真的非常棒,简直是出乎我的意料,本以为孩子们会像以前新学期开学时一样,哭哭啼啼的,没想到,我面前的孩子都是那么的淡定,还会有礼貌的和我说早上好,孩子们真的长大了。在自主游戏的时候,我看着孩子们,他们会和自己的伙伴一起讨论自己过年的`时候去哪里玩了,自己过年的时候收到的红包和自己的新年礼物。看着孩子们在那畅聊,我真的不忍心打扰他们……

在上课的时候,突然发现沃浩挺这个小朋友隔5分钟就去上厕所,我觉得很好奇孩子怎么可能会隔5分钟就会有小便呢?后来我跟随着孩子来到了厕所,还是是尿了,可是尿的并不是很多。后来和家长进行了交谈,家长说孩子在家根本没有这回事啊,孩子在家小便很正常。第二天又关注到了这个孩子,这孩子一样不管是在是在游戏的时候还是在上课的时候,还是在吃饭的时候都很会小便,时不时的就会去小便。起初我只是认为孩子在家呆的时间长了还没有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但是一天中午我在管孩子午餐的时候孩子突然和我说老师我眼睛里有眼泪,起初我以为是那个孩子在欺负他,我问了他们桌的孩子都没有人欺负他,我问了孩子孩子不肯说,我就叫孩子擦掉眼泪告诉孩子不要哭。孩子回到了座位继续吃饭。我就去看了旁边的孩子,突然孩子又叫了我:“老师我有眼泪水”,我觉得很奇怪,我就把孩子叫道了旁边,我问孩子,你是怎么了为什么会流眼泪水,是哪个小朋友欺负你了吗?孩子摇摇头说:“小朋友没有欺负我。”我接着问孩子那是不是想回家了。孩子继续摇摇头。那你是怎么了呢?孩子含着眼泪告诉我:“妈妈说我在幼儿园不听话,妈妈不喜欢我。”我听着,我又问孩子:“妈妈经常在家这样说你的吗?”孩子点点头说:“妈妈经常说我在幼儿园里面不乖。”后来我安慰孩子叫孩子去吃饭,告诉孩子只要你在幼儿园里乖乖的妈妈肯定会表扬你的。孩子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不管我怎么劝孩子孩子还是在那默默地流泪,只要孩子一静下来孩子就会想起妈妈说得话,孩子就会流泪。

我想孩子是不是的上厕所,是不是的流泪都和妈妈经常说孩子在幼儿园不乖有关,孩子心理有太多的压力。这个孩子身上承受着一些这个年龄段孩子不乖承受的压力。我把这件事也告诉了孩子的家长,告诉孩子的家长不能在家一味的批评孩子,孩子更多时候需要我们家长去表扬孩子,有的时候孩子做错了是该批评,但是每天都对孩子说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不乖,像这个孩子内心存在着太多的压力,家长又是不是的给他压力,孩子在静下来得时候就会经常想着想着,多想了孩子内心就会有阴影了。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我会对孩子多加的鼓励,和家长配合一起让孩子健康快乐的生活下去。

教师教育随笔4

在刚刚开学的几个星期,我们在美工区投放了橡皮泥,刚开始的时候幼儿还不知道应该怎么玩橡皮泥,但是他们对玩橡皮泥的兴趣却很高。这一天周帅含来到了美工区,他拿起了橡皮泥只是胡乱的拿起来在手里摆弄,又过了一会他开始没有兴趣了,看看人家玩的,又捏捏自己的橡皮泥,他捏了一点点的橡皮泥就往人家那里一扔,又捏了一点点的橡皮泥往地上一扔,而他好像也从中找到了乐趣一般,很有劲的乱扔着。见到这般情景,我马上走了过去,对着他旁边的一个小朋友说:“韩心怡,我听到好像有人在哭哎,你听到了吗?好多的橡皮泥宝宝都在哭呢,我们听听他们在哭什么呀?”听了我的话,周帅含好像也被我吸引了,也在听着我们俩的对话。于是我继续说“橡皮泥宝宝说他们找不到家了,所以伤心的哭了!”“那橡皮泥宝宝的家在哪里呀?”“盒子里”旁边的一个小朋友说到。听了我们的.话,周帅含一个人默默的把刚才乱扔的橡皮泥放进了盒子里。看到这样,我说:“听,现在橡皮泥宝宝都找到了家了,他们开心的笑了呢!”周帅含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案例分析:

1、根据游戏的进展过程,选择适宜的介入时机,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游戏的开始阶段,周帅含是第一次接触到橡皮泥,所以他并不会玩,只是自己在那里胡乱的摆弄。而此时,我采用的方法是继续观察,因为在游戏开始阶段幼儿需要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和空间。而后,当他出现乱扔的不文明的生活习惯时,我则选择了介入游戏的方式,因为这从游戏的发展水平,及幼儿的生活习惯培养来说,当幼儿出现了不良的习惯的时候,老师都有必要进行介入,而根据周帅含的个人特点,我采用了平行游戏的方法进行游戏的介入。

2、根据幼儿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游戏指导方式,促使幼儿自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周帅含是我们班比较调皮的一个孩子,平时他的注意力比一般的孩子就要短很多,在游戏中他持续的时间不是很久。有的时候对老师的直接教育,他也只会笑笑,成效不是不大。所以在游戏中当周帅含出现将玩具乱扔的情况时,我没有采用直接介入的方式进行指导,而采用的方法是共同游戏的方法,通过在他旁边与其他同伴的游戏和对话引起她的兴趣,用拟人化的语言暗示他,将橡皮泥乱扔出来是不好的,它会找不到家的,这样的处理方式便于小班孩子的体验和接受,所以从游戏的结果可以看出,这样的指导方式是有效、可行的。

教师教育随笔5

“安全”是一切教育的前提,老师们都生怕孩子们出意外,所以跟孩子寸步不离,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是领导者,一切的计划都由老师们安排、策划,所以,孩子一回到幼儿园就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没有自由的空间。

一天,午饭后。我因喉咙痛,就没有组织活动,让孩子利用消化饭粒时间给 孩子自由活动的,并在电教室开了电视,让孩子们看他们最爱的动画片——猫和老鼠,他们看了一节又一节猫和老鼠的智勇相斗,电教室里一阵笑声,一阵掌声,一阵喝彩声。孩子看得多么开心,多么的投入啊!连老师也迷住了。

过了一会儿,我回到课室里喝水,当我走进教室时,我惊呆了,哗,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我们班的文君小朋友和冼培红小朋友在课室的后面办起了“娃娃家”,扮演“理发店”。我没有出声,就悄悄的在旁边观察。文君小朋友先从材料角里拿了一个空瓶子往冼培鸿的头上倒东西(这大概在表示倒水吧)然后换了一个空瓶子在自己的掌心倒了几下子(这大概是在表洗发水),再用双手在冼培鸿的头上捉了几下子,模仿着洗头的动作,一边问:“痛吗?”冼培鸿说:“刚好!”他们一边交谈一边做着洗头的动作,模仿得多么的生动,多么的逼真。然后又看到文君小朋友说:“冲洗啦!请到这边来。”培红小朋友又换了椅子坐了下来。在这过程中,孩子用了一个很礼貌的字“请”多么的细节的.地方模仿得多么生动。然而,又开始给培鸿按摩起来。培鸿一边合起双目享受。一边说:好舒服:再帮我按一下这里吧!不一会儿文君小朋友又拿起了梳子对着他的头梳理了一下子,做起了理发师傅。用自己的手指“剪刀”开始帮他修理头发。那些细节的地方模仿得惟妙惟肖。动作多么的灵巧。一会儿,他们调换了角色。,几天下来,他们在班上的“理发店”做得红红火火的,很多小朋友知道后,都去参与一份,班里的理发突然成了一种热潮。

从这小小的观察中,有着深深的感促,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所以成人在孩子面前要有良好的言行始。同时告我们的老师,不要生怕孩子出事,就扼杀了他们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困在你的身边。应给孩子充份发挥的机会,既能让他们发展语言的表达能力、想象力、模仿能力,和表演能力,而孩子又能真正得到开心、快乐。何而不为呢!

教师教育随笔6

在进行大班主题《了不起的中国人》时,孩子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知道了自己是中国人,中国地大物博,有许多了不起的地方。在欣赏建筑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天安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在建构区里有意识地投放了一些操作材料——报纸、纸盒、雪花片、一次性筷子、木头积木、牙签、颜色笔、胶带等,满足孩子们搭建的愿望。对天安门这样特征显著的建筑,孩子们会用何种材料,何种方式进行表现,我心中也没有明确的方向,只是提供多种选择,让孩子们自己去作出判断。

第一天:来自同伴的质疑

文静的Ethan,一早来园就进入了建构区,他首先发现了大小不同的纸盒,便拿在手里左右摆弄,一会儿铺在地上,一会儿拿在手上。最后,他把大小不同的纸盒粘在一起,围成了一个正方形的围墙站立起来,并用大大的盒盖在了正方形的围墙上当屋顶。

Ethan似乎很满意自己的作品,对一旁的翔翔说:“我的天安门搭好了。”翔翔转过身,仔细地观察着纸盒天安门,还用手碰了碰。正当Ethan满心欢喜地等着翔翔称赞时,翔翔却说:“一点也不像天安门,只是像座正方形的房子。”Ethan非常不服气:“你觉得哪里不像天安门?”翔翔不假思索地说:“天安门的屋顶是扁扁的、长三角形,两边的屋檐是往外往上翘的,像庙宇一样的屋顶,你搭的屋檐是平的,没有往外翘的感觉,城墙是大于屋顶的长长的长方形。”随后,翔翔也拿起积木摆弄起来。

纸盒常常是孩子搭建建筑物时首选的材料,Ethan用纸盒搭了天安门,但这一造型却受到了同伴的质疑。翔翔鲜明地指出了天安门的典型特征,恰当的质疑是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催化剂,从而引出了新的问题:怎么搭建天安门的翘屋檐?

第二天:什么材料最合适?

第二天早上,翔翔如约来到建构区。Ethan已经换用木头积木搭了一所三角形屋顶的房子,三角形屋顶的房子比正方形的房子结实多了,Ethan显然对自己的创作很是得意。翔翔看到后,也用积木搭起来,接着两个好朋友蹲在地上一起摆弄着。搭着搭着,翔翔又皱起了眉头,突然指着墙上天安门的照片说:“积木搭的屋檐是平的三角形,没有往外翘的感觉,这样还是不像。”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起来。Ethan跑过来问我:“金老师,用纸盒搭不像,用积木搭屋檐也没有往外翘的感觉,这可怎么办呢?”我觉得这是一次让孩子主动探索的好机会,于是就说:“你们看看建构区里还有什么其他的材料比较合适搭建天安门的翘屋檐呢?明天你们再试一试,然后比一比就知道了。”他们俩同意了我的观点,Ethan坚持用积木继续搭天安门,而翔翔决定尝试用雪花片搭建天安门屋檐。

孩子们在同伴讨论的过程中,更加清楚地把握了天安门翘屋檐的特征,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更完美的要求。从常理而言,我更加倾向于雪花片的使用,但我克制住了自己的想法,希望给孩子们通过自主尝试独立问题的机会。

第三天: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完美

Ethan和翔翔搭建天安门用什么材质更合适吸引了其他孩子的关注,大部分孩子都认为用雪花片来搭更合适,可以将细小的变化表现出来。这时Ethan有点动摇,他停下自己的活,不时地看翔翔那边的情况。我感觉到Ethan似乎就要放弃,于是就在他的耳边说:“相信自己,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就会成功呢。”

Ethan在图片前观察了许久,最后他看到了形状不规则的积木,心想:用这些不就可以搭出翘屋檐的屋顶感觉吗?他连续用了两个不规则形状的积木进行叠加,左右两边的翘屋檐就此产生,意想不到的成功突然降临,Ethan也忍不住手舞足蹈起来。接着,他又再次回到原来的纸盒天安门前,把原先平的屋顶拆掉,利用纸盒的90度折角,剪了个有折角的纸板作为三角形屋顶粘在城墙上,完成了翘屋檐的'制作,然后将原来的城墙再粘搭变长,剪出拱形的门洞粘贴在城墙下,用牙签和红色纸制作成小红旗粘在城墙上。他又成功地完成了纸盒天安门!

翔翔用红色的雪花片围起了一个长方形的城墙,经过不断地拆搭尝试,三角形往外翘的屋檐轮廓出来了,而且城墙下拱形的5个门洞用白色雪花片也拼搭了出来。翔翔得意极了。

困难是幼儿探索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Ethan在尝试过程中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几乎要放弃时,教师及时给与Ethan鼓励和支持,激发他继续探索的勇气。方法总比问题多,Ethan终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了心目中的天安门,而这一成功体验又让他对自己的第一次作品做出了修改。可见,当一个孩子成功应对挑战后,他学习与创作的热情就会迁移到其他类似情境中去,再次验证自己的经验,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四天:成功完成“心中的天安门”

Ethan和翔翔一早来园后,又再次进入了建构区。他们互相帮忙,用红色手工纸和牙签制做成了城墙上的五星红旗,用粘土将红旗粘在了雪花片搭的城墙上,最后两人一起完成了“雄伟的天安门”搭建时,两个男孩相视一笑,然后欢呼:“终于完成了。”旁边的孩子们不由分说拍起了小手,并纷纷举手表示:“这才是真正雄伟的天安门,Ethan和翔翔真了不起。”

经过4天的努力,孩子们通过尝试,了解了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可以完成同一个作品。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同伴的交往,他们在与同伴交往互动中轻松地获得信息,并在交流互动中加工信息,反馈信息,将知识相互迁移,相互影响。尤其是大班孩子,同伴的影响力大大增强,在活动中,老师借助同伴间互动所发生的积极影响,可以在教室中营造出浓厚的探索氛围,同时促进了孩子思维的发展。

教师教育随笔7

我们常把孩子比做初生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的呵护、理解与尊重、循循善诱。“要小心的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了一点,却实实在在的告诉我们对待后进生不可疏忽大意。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这些后进生,是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在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第一学期里,我的班级里有两个后进生,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爱做家庭作业,导致他们两个的学习成绩很差。几次找家长谈话,效果也不是很好,课堂上,我仔细的观察他们两个,课下,我找他们两个谈话,发现,他们并不是那种学习成绩较差、无可救药的学生。看来是思想问题,我开始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没过几天,病又犯了,我很生气,同时也有些失望,不想再管他们了,但是我又想如果我放弃了他们,那么他们也许就会越来越放松自己,所以我又不能不管他俩。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真是动脑筋了,一有空就把他两个叫到办公室一边陪他们做作业,一边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几天之后,我发现已经能够自己按时完成作业了。

于是,我及时对进行表扬,没过几天另一个也开始自己完成作业了。当时我虽然很高兴,但是真的很害怕他们坚持不了几天又不能坚持下去了,但是令我很兴奋的是,他俩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也很高,批改他们的家庭作业,不忘加上一句批语,有时是:你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真高兴;有时是:你可要坚持哦!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的单元自测每次都是考“优”。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因为,我没有放弃他们。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后进生,要想让他们有所提高,老师一定要抓住他们的弱点,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去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给予他们的信心,给予他们的关怀,这样让学生从内心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找到提高的办法,从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办法的确是很好的,我想这些宝贵的经验都会为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

教师教育随笔8

每天午睡起床后,我都要给梳辫子的小女孩梳头发,也会给短头发的小女孩梳一梳,让每个女孩都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可我很少给男孩梳头发,因为我觉的男孩头发短,梳不梳一个样,就省事了。

可是,一次经历改变了我的想法。一天中午起床,我按照往常一样挨个给每个女孩梳头发,梳完以后刚想把梳子收起来,就听浩浩说:“老师,你怎么总给小女孩梳头发,不给我梳呢?”我一惊,是呀,我从没想过要给男孩也梳头发,看到浩浩渴望的眼神,我当下走过去,用梳子慢慢的`为他梳理头发,虽然他的头发很短,梳不梳一个样,但我看到了他表情的变化,原来梳个头发能让他如此开心。给浩浩梳完,我挨个给每个小男孩梳了梳头发,他们有的很享受,有的害羞的护着头说“不要”,但我看到的是梳过头发后他们开心的笑容。

我明白,孩子们并不是真的很想梳头发,他们只是想和老师亲近一点,让老师也去接触一下他,近距离的感受一下老师的爱。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不管带哪个班,只要午睡起床我就给每个孩子都梳一梳头发,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于我的关注、我的爱。

教师教育随笔9

午餐时间,小朋友都津津有味地吃着饭,只有林林小朋友眼睛盯着手里的小勺转来转去地看。我立刻阻止他,让他抓紧时间吃饭,而他却仍然用手里的小勺,在菜上面不断地转动。

我刚要批评他,林峰却兴奋地说:“老师,小勺里有个我,用正面照,我变大了;用反面照,我变小了。照照菜,也能变大变小,真有意思。”听他这么一说,旁边的孩子也都停止了吃饭摆弄起了小勺……正常的吃饭秩序被打乱,我很恼火,可转念一想,这不正是对幼儿教育的好时机吗?于是我答应孩子们,可以带几把小勺回去研究一下。孩子们才停止了转动小勺,认真吃完了午饭。

在睡前漱口环节,孩子们又发现了喝水的不锈钢杯子外面也能照出自己缩小的身影。

起床后,孩子们没有了立刻进入区角活动的那种积极,而是又开始摆弄从厨房带回来的小勺。借此机会,我给孩子们讲了有关凸镜和凹镜的知识:向外凸的可以叫凸镜,往里凹的可以叫凹镜,凸镜和凹镜可以使物体变小和变大。由于有了“小勺中的.自己”的经验,很快,他们就记住了凸镜可以使物体变小,凹镜可以使物体变大的道理。所以当我拿出摩托车的反光镜,还没等问幼儿,他们就立刻回答出了“反光镜是凸镜,可以使后面的物体变小,在反光镜里就能看见后面的车”的正确答案。

由于生活中关于凸镜的应用比凹镜的应用广泛,所以我把“寻找身边的凸镜和凹镜”这个活动通过QQ群告诉了家长,让他们一起和孩子们寻找凸镜和凹镜在生活中的运用。第二天,放大镜、汽车后视镜、医生检查耳道用的镜子、各种反光镜都被孩子带来放在了科学区,供幼儿实验操作。而且很多家长都通过班级QQ群反馈说:孩子们对寻找凸镜和凹镜很感兴趣,身边吃饭用的不锈钢碗,喝水用的不锈钢杯子、烧水用的不锈钢水壶等等,孩子们都能很快说出那个是凸镜哪个是凹镜。

现在,我班的孩子只要是遇到能照射出自己影像的物体,都会根据自己身体是否变大变小来说一说,这是个凸镜还是凹镜。一把小勺,除了能吃饭,还能引出一节有趣的活动,可见:生活处处有科学,只要善于去发现。

教师教育随笔10

“老师……我今天又尿床了!”安安用颤抖的声音告诉我,“啊?你真是的,赶快把裤子换吧!”哎!“我刚才问你有无尿拉,你又说没有!”今天已是他连续第三天尿床了。

下午,安安的爷爷来接他,于是我就跟他爷爷诉说了他的情况。安安爷爷听后也告诉了我他在家的情况。原来这段时间天气不太好,安安生病了,多尿是他吃药的副作用。哦!原来如此,第二天我特别留意了安安的午睡,让他一定要尿完才上床,一点半左右又叫他尿一次。结果那天他没尿床。就这样安仔连续几天都没尿床。

过了几天安安爷爷说:昨天安安的`内裤湿了,不敢告诉老师和妈妈,因为怕被老师批评和妈妈打骂。听完这话后,我顿时愣住了,原来他的尿床是我们事后批评对他的阴影,为了不让我们知道他只能沉默与忍受。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无疑是做错了,过分了,我们没有用心去倾听幼儿的内心而是用自己认为正确、快速的方法去处理幼儿的问题。这是我们的自私,也是对幼儿的不公平啊!

看来我们应用耐心去换幼儿的心声。这样才能知道他们是在想什么。很多人说幼儿是一张白纸,其实他们并不是这样,只是不懂得很好的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作为老师和家长只有耐心地去倾听与引导,才能使幼儿更放心更舒坦地接近我们,以及述说他的心事与想法。

教师教育随笔11

在上一周的教学中,我突然发现,小孩子们对当老师这个事情,格外的兴奋,而且非常感兴趣。或许是已经跟我混熟了,在我这个真正的老师面前,敢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在一次午餐盛饭的'时候,大家吃着吃着,有几个小朋友突然把碗端到我平时做的位置上,小手一挥:“快吃饭!”

顿时,旁边的小朋友就闹起来了。“下来下来,你又不是老师。”

“现在我是老师了,我在这里坐着。”

一个小孩子这么一说,其他小孩子纷纷把自己的板凳搬到了我旁边,“我才是老师!你们好好吃饭,不准挑食!”

“我才是老师!来我来打饭!”

“哼!我是校长!”

“校长才不进我们幼儿园呢!”

……

在争吵声中,我笑着对其中一个说:“来,小老师,接下来就你给其他小朋友盛饭啦,注意不要掉了哟。”

他顿时高兴的接过勺子,小心翼翼的给其他小朋友盛饭。而一边,小朋友们羡慕的眼神看着他。

顿时,我有了一个想法,我要设置一个小老师制度,每次让一部分小朋友当老师,这样,其他小朋友既有新鲜感,这个小老师也能学到更多。

具体的结构我还要仔细想想才行,不过,越想越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呢。

教师教育随笔12

星期二早晨,佳佳的妈妈送孩子入园时对我说:"佳佳的帽子昨天不见了,请您帮她找一找。"当时,我满口应了下来。可由于一上午忙这忙那,我把这事给忘了。直到中午孩子离园时,佳佳的妈妈来接孩子问及此事,我才想起来。

这件事使我反思:诸如此类的事情以前是否也发生过?每天早晨,接待孩子入园时,有的家长会向老师交待些孩子的事情,老师有时工作一忙常给忘了。久而久之,家长会对老师失去信任。

怎样才能办好家长交待的'事情,让家长放心呢?我想到了做"家长放心卡"。

我用厚纸印制了一些小卡片发给幼儿,家长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老师做,就写在卡片上,送孩子入园时,将卡片交给老师。这样,老师抽空翻阅一下,就是再忙也不会忘记家长对老师说的话。看到卡片上写着"今天中午我有事,可能晚一会来接孩子",放学后,我就晚走一会,等家长把孩子接走;看到卡片上写着"孩子感冒了,您让他多喝点水",我就多注意观察孩子,并提醒他多饮水。

有些家长还在卡片上写些"最近,我发现孩子常说脏话,请帮忙改正""望老师教育孩子在家里讲好个人卫生,做到饭前洗手,早、玩刷牙"之类的话,让老师及时配合家长改掉孩子的不良习惯。

"家长放心卡"的运用,使家长能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们,对我们更好的照顾孩子、教育孩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使我们真正成为了一个让家长放心的好老师。

教师教育随笔13

面对“混龄”,我们“混”的是年龄段,“不混”的是教育目的。本学期,我们为了让孩子在幼儿园接触到更多的朋友,创设了“大区域活动”——打破班级,让幼儿园所有的小朋友都可以同时参与。但是由于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都不同,教师的准备不充分,第一次活动时幼儿之间频发冲突,较大影响了游戏质量。

小班的幼儿在游戏初期往往无意识、无目的,以独自游戏或者平行游戏为主,只对搭的动作感兴趣,而不在乎搭出什么,建构作品的结构比较简单;而大班的`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建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搭建技巧,会使用辅助材料,并能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一件有场景、有情节、较为复杂的高质量作品。

因此,我们在第一次活动后尝试调整,先小范围地混龄——一个小班、一个中班、一个大班混合,让孩子们事先熟悉另外两个班级的孩子。活动前,三个班的老师各自在本班向幼儿交代今天活动的内容,让幼儿有心理准备。小班的老师告诉幼儿,和哥哥姐姐玩,要征求哥哥姐姐的建议。中班的老师告诉幼儿,多爱护自己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可以和哥哥姐姐一起玩,但要学会爱惜别人的作品。大班的老师告诉幼儿,自己是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和大姐姐了,要主动和弟弟妹妹玩,多包容他们。

教师教育随笔14

幼儿园组织教师开展了“自制晨间活动玩具比赛”活动,由此,我们班新增了不少自制的晨间活动玩具,如纸球、小手爬、小飞盘、毛毛虫、竹马、小推车等。开始,孩子们用这些玩具开展晨间活动,玩得挺开心。可没过多久,我发现很多孩子宁可结伴闲聊,也没有兴趣玩了。

在活动室,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玩的玩具。结果大多数孩子说喜欢玩大型玩具,还有部分孩子说喜欢玩攀爬墙,几乎没有孩子说喜欢玩我们精心制作的那些玩具。我细细地观察并深深地思考着,就这样,自制晨间活动玩具大“变身”开始了。

在一周时间里,我们每天只投放一种自制玩具并要求孩子们比一比谁的玩法多。一听说比赛,孩子们都来劲了,大家使出浑身解数,努力想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玩法。最终大家总结出了自制玩具的.多种玩法。如“小手爬”可以摆在地上当“小跳花”,让大家一个一个轮流跳过去,还可以当“过河跳板”,即取两个“小手爬”交替着从另一个上面跳过去,轮番跳上“跳板”过“河”,也可作为抛接材料,让两组孩子面对面抛接着玩。对“毛毛虫”,孩子们原本只会拉着跑或抱在怀中玩,现在大家想出了很多玩法,如将“毛毛虫”摆成一条弯弯曲曲的“长龙”,孩子们轮流从“长龙”的弯曲处跳过去。“小飞盘”是用布、线和稻草盘绕而成的,以往孩子们通常的玩法就是抛接着玩,现在孩子想到可以放在地上滚或顶在头上跑,甚至可以放在背上或身体的其他部位跑。“小推车”可以变成“小拖车”,也可以变成“小桥”或“小沟沟”。“小竹马”则从骑着玩变成了可当作拐棍拄着走路,可当作木枪扛在肩上,甚至还被摆放在地上拼成了多种图形。孩子们在“竹马”拼成的三角形、正方形、梯形里跳来跳去,开心极了。

在“一物多玩”的基础上,孩子们还将多种自制玩具组合起来玩,想出了“背物过河”“撑杆跳高”“推车过桥”等玩法。我们看到,孩子们背驮“小飞盘”,脚踩“小手爬”,小心翼翼地在“过河”;骑着“竹马”在高度为30厘米的竹梯上跳跃;推着“小推车”在“平衡桥”上快跑……那种新鲜感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孩子们充分享受到了挑战成功的喜悦。

不仅如此,孩子们还利用自制玩具开展角色游戏。有时候,孩子们手握“小飞盘”,变成了“蜡笔小新”,与“妈妈”沿着圆形跑道开展起赛车活动来;有时候,孩子们扛着“竹马”变成了“小老鼠杰克”,与“表兄”一起在方形的“餐桌”上散起步来;有时候,孩子们把“毛毛虫”缠绕在头上,变成了“灰太狼”与“小羊”在“羊村”里追逐嬉闹;有时候,孩子们把“竹马”当成牵引盲人的拐杖,两人一前一后牵着“竹马”过小桥、跨小沟……不同的角色身份带给孩子们不同的情感和运动体验,孩子们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

自制玩具“变身”的过程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还要主动观察、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掌握幼儿对活动材料的喜好程度,引导幼儿探索新玩法,以充分、有效地发挥活动材料的价值,最终让孩子们的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无穷。

教师教育随笔15

小朋友们非常喜欢活动区的游戏,尤其是其中的角色游戏,我认为,角色游戏,反应的是孩子们最真实、最本真的游戏状态,所以,我在小朋友们进行角色游戏的时候,都会细心地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仅有趣,而且会很有收获。

游戏开始十多分钟,点心店里传来了两个孩子的争论声。“没有,真的没有。”“有的,你看这儿就有胡萝卜。”“没有,你看菜单上没有胡萝卜面。”“可是你明明有胡萝卜啊,为什么不肯卖。”“可是菜单上没有啊。你看看真的没有。”

原来是两个孩子为了一碗“胡萝卜面”争论了起来。小顾客想买一碗胡萝卜面,收银员告诉她没有,小顾客不服气,指着储物架上一篮子的胡萝卜提示收银员“这儿有。”而收银员坚守自己的“原则”,只要是菜单上有的都能买,反之只要是菜单上没有的就不能买。小顾客非常纳闷,虽然菜单上没有,但确实有胡萝卜,为什么还不肯卖呢?对此我也感到非常的奇怪,于是介入了两人中间,对小顾客说:“你先不要着急,我们一起问问收银员为什么有萝卜还不肯卖?”小顾客接受了我的提议,于是问了收银员,而收银员的回答非常简单:“因为菜单上没有,都不知道多少钱,怎么卖啊?”原来他不卖是有原因的。

从这样两段对话中,我们能够读到什么?

首先,进入中班后,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仍然比较强,争论源自于各自的坚持,小顾客坚持着自己的需要——“我”要买胡萝卜面;而收银员也坚持着自己的“原则”——菜单上没有“我”不卖。他们的对话其目的不是解决问题,因为还没有解决问题的意识;他们的对话是为了不断重复和强调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他们没有协商的意识。

其次,材料准备的'细节问题,是导致争论的间接因素。在《指南》和《纲要》中都强调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它的作用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在两个孩子的争论中,我们不难发现,问题间接来自“环境”——墙上挂着的价目表和橱柜上成列的各种食品之间不对应,有的食品没有标上价格,使收银员不知道该如何出售。

价目表的制定明确标出了不同物品的价格,便于游戏中幼儿间的买卖,同时还渗透了点数和计算,对中班的幼儿来说,既有符合其发展水平的可操作的材料,又有拓展其经验和能力的材料。但同时也局限了孩子们的自主选择和决策,他们没有机会来随意组合套餐、没有机会来标定价格,久而久之,使他们在一种墨守成规的情境中游戏,所以导致当遇到价目表上没有的食品时,他们会束手无策。

这就提醒我们在给孩子们创设游戏环境、提供材料的时候,一定要给他们自主选择和决策的机会、权利,让他们习惯于自己选择和做出决定,以解决一些问题。

第三,孩子们缺乏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及基本的与人协商的方法。这时需要老师的介入,将他们的注意力从争论引导到想办法解决问题,再用自己的经验去影响幼儿,比如可以由收银员给胡萝卜定一个价格。游戏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建议下参照其它蔬菜的价格自己给胡萝卜定价格。可见,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们是有能力将这个问题解决得很好的。因此,在日常游戏的组织中,教师不要过早、过多介入游戏,有意识的让孩子们自己将问题暴露出来,并将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他们,逐渐萌发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与人协商的能力。

在角色游戏的指导中,给予幼儿的支持策略是多元的,有环境的、材料的、情境的、语言的,有时甚至需要多媒体。因此,我们不能拘泥于贯用的某一种或几种,而要根据游戏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关键是不能剥夺幼儿的自主权。